三门峡“两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门峡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八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2023年1月5日政协三门峡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政协三门峡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通过提案形式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履行职责。
截至1月3日24时,共收到提案324件,其中,委员提案288件,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提案36件。提案审查委员会依据《提案工作条例》和《提案审查工作细则》,认真进行审查,决定立案214件、并案63件、不立案29件、转为社情民意18件。对不予立案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作为意见建议转交有关部门。
在立案、并案提案中,经济建设类提案75件,内容主要集中于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推动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以新材料为中心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城乡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活跃市场、帮扶小微企业、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兴产业等;政治建设类提案10件,内容主要集中于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构建立体防范机制、深化司法公正、加强诉源综合协调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文化建设类提案56件,内容主要集中于建设“仰韶文化高地”、优化完善中小学课余活动、保护整理三门峡地区碑刻文献、打造“城市书房”、开发我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等;社会建设类提案118件,内容主要集中于防控流行病、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立应急医疗物资采购和储备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生态文明建设类提案18件,内容主要集中于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落实垃圾分类、沿黄生态廊道提质升级、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等。
大会闭幕后,市政协将会同市委、市政府,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对本次会议所立提案进行交办。
本次大会提案截止日期以后收到的提案,按平时提案审查办理。
凝心聚力促发展 同心同向谱新篇——七届市政协履职工作成绩斐然
七届市政协履职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推动新时代三门峡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书写出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精彩答卷。
六年来,七届市政协紧盯我市发展大局,紧紧围绕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新部署,深刻把握政协性质定位,始终把稳政协事业发展方向盘,在正确道路上行稳致远,取得了瞩目成绩。
紧跟时代,履职求效。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十四五”规划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转型创新到民计民生,从城乡协同到文旅融合,从疫情防控到“六稳”“六保”,七届市政协始终紧贴时代、紧扣中心,用56份高质量履职报告、2138件委员提案、83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力量。
躬逢时代,勇解难题。从贯彻中央、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到落实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从乡镇召集人到“全员入委”,从“委员之家”到“有事好商量”平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措施,一项一项抓落地,市、县两级政协机构更加健全,全市政协系统新增编制24个,“委员之家”由2017年的7个增加至目前的110个,乡镇召集人制度实现全覆盖,长期困扰基层政协的一些难题得到有效缓解。六年来,新建“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乡镇委员工作站”121个,组织基层协商、微协商、远程协商等协商活动300余次,通过阵地前移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交出了一份省政协认同、市委肯定、人民群众广泛好评的满意答卷。
不负时代,守正创新。从委员管理到委员履职,从远程协商到智慧政协,从政协大讲堂到“书声润崤函”,从提案公开到“提案进行时”,坚持以创新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塑造特色,8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30余篇信息在《人民政协报》刊登,100余篇信息被省政协采用,一批亮点工作和创新做法被关注,为塑造三门峡政协标识注入了活力。
践行为民理念,助力民生改善。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连续四年聚焦城市管理“七大难”问题,组织开展专项视察,对事关居民生产生活的84个整改项目持续跟踪,对问题整改组织民主评议。围绕打好脱贫攻坚战,跟踪关注、持续发力。紧扣产业扶贫,组织委员深入各县(市、区)20余个产业扶贫基地进行专项视察、座谈交流,献计献策;发挥自身优势,倾情扶贫助困,广泛开展为贫困村送温暖活动,市政协机关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定点帮扶责任,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按照“六稳”“六保”、疫情防控等工作要求,市政协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分包企业、项目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动员各级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一线,广大委员累计捐款捐物价值1400余万元,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中彰显政协温度。
注重提案协商和社情民意,建强专门协商结构。深化重点提案督办机制,探索开办《提案办理进行时》电视栏目,把协商贯穿提案工作提、审、交、办各环节、全过程。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集提案2138件,立案1802件,办复率100%,涌现优秀提案180件。六年来,共收集报送社情民意信息830余篇,党政领导批示156件,8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凝聚共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牢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做好传播共识、凝聚人心工作。组织开展《黄河记忆》《改革记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系列专题图书史料征集,完成6辑《三门峡文史资料》征集编撰工作,共收录369篇270余万字,发挥了文史团结育人作用。健全完善政协新闻宣传机制,六年来,在《人民政协报》、省政协宣传平台发稿130余篇,广泛传播三门峡政协好声音。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坚持强素质、提能力,以书香政协建设、“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开办“政协大讲堂”,创办“委员读书沙龙”,打造“书声润崤函”读书品牌,引导机关干部树牢一线思维、锻造一线作风,“三个一流、四个之家”建设成效明显。六年来,广大委员履职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参与政协履职活动的委员3100余人次,基本消除了“年委员、季常委”现象。2022年,我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市政协,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和全国政协委员一起读书”活动,为三门峡赢得了荣光,开创了政协工作新局面。(记者王志强)